第二单元5 七律·长征1.认识“崖、渡”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重点: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教学难点:理解三、四、五、六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畅所欲言,教师调控,补充)红军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这时毛主席挥笔作诗《长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 5 课。(教师板书从交流中获取新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初读全诗,自学字词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小组解决。学生读文,边读边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读文,学生互评,理解个别词语。(读音注意“礴”,练习薄的“薄”加上石字旁,读“bó”,“磅礴”的“礴”)概括全诗主要内容。在读文中巩固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三、整体感悟,情感升华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知道了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知道了“难”和“不怕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3.汇报自学:(1)从“远征”和“万水千山”看出长征路途的遥远,从“不怕”和“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蔑视困难。① 理解二万五千里的长度,出示长征路线图。② 这么遥远的路途,红军战士却说不难,很平常,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③ 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有感情朗读)(2)从“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感受到了长征路途之险之难:① 出示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② 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读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3)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