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8 古诗三首1.学习生字:涯、莺。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3 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二、感情诵读,理解诗意1.自由诵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本诗的停顿节奏。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默读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准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重点词语:九曲(qū):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转变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3.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明确全诗意思: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里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三、精读古诗,感悟诗境1.学习第 1、2 句。(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3)分小组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2.学习第 3、4 句。(出示 3、4 句诗)(1)全班齐读。(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 。(板书:想象写实)3.指导朗读。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