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花之歌1.掌握“苍穹、坠落、绿茵、祭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3.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哲理。4.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是啊!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3.介绍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2)用査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这首散文诗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4.分段并概括段意。师:这首散文诗一共 7 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第二部分(第 5-7 自然段):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四、精读课文,加深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 1 至 4 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学生小组内交流。师适时呈现课件,学生汇报。(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