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在介绍闰土时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让我们感知到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你知道是谁把闰土介绍给我们的吗?谈话导入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葬礼 鲁迅先生于 1936 年 10 月 19 日病逝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他的遗体被送到万国殡仪馆。 22 日下午出殡前,灵堂上布满了各界群众所敬献的挽联和花圈,沿途早已站着长长的队伍。 治丧委员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柩上了灵车。青年艺术家抬着司徒乔画的鲁迅先生的巨幅遗像,作为送葬队伍的前导。队伍跨着沉重的步伐前进,沿途又有许多群众加入,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 蔡元培主持了在万国公墓举行的葬礼,在哀乐声中,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绣着“民族魂”的白绸旗子,覆盖在灵柩上。人群在暮色中默哀,向这位倔强的旗手和战士告别。人群唱起了吕骥、冼星海临时谱写的《安息歌》:愿你安息,安息!愿你安息,安息,安息在土地里……追悼 逝世 爱抚 情节 挽联 枯瘦 深奥 咳嗽 呻吟 慈祥 殡仪馆 恍然大悟 囫囵吞枣 饱经风霜 张冠李戴 北风怒号 半夜三更 模模糊糊húlúnshìsòuhuǎnɡké字词学习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哀悼死者的对联。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挽联:吊唁: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词语理解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1. 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2. 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整体感知1. 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2. 在这些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为什么?(1) 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2) 伯父和“我”谈《水浒传》。(3) 伯父笑谈“碰壁” 。(4) 伯父燃放花筒。(5) 伯父救助黄包车车夫。(6) 伯父关心女佣阿三。小组合作,读书释疑:课文解读考考你 : 你可以根据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分别给它们加一个小标题吗?1. 深受爱戴2. 谈《水浒传》5. 救助车夫6. 关心女佣3. 笑谈“碰壁”4. 燃放花筒1. 交流“谈《水浒传》”重点理解: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集体交流,突破难点 探讨: 伯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 是 在 用 幽 默 的 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