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段在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自阅读时是如何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交流平台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交流平台1. 课题分析法;2. 中心句段摘录法;3. 关键词语提炼法;4. 要素概括法;5. 段意综合法;6. 画面概括法;7. 抓住文章各方面特点概括法。小芳:我觉得课题分析法能让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小雨:我对抓住文章各方面特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很有感触。小艺:记叙文用要素概括法可以很快把握文章的中心。我们只要提炼出了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就能概括出文意。交流平台小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掌声》一文,既可以用课题分析法,也可以用关键词语提炼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因为“掌声”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小明: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教师小结: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文体来灵活运用,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竹节人》《桥》《芦花鞋》《开国大典》《“诺曼底号”遇难记》《草船借箭》词句段运用 读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文题能快速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 这组题目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来拟题的。这类题目简洁明了,看到题目,文章的内容便知道大半。如《西门豹治邺》等。《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 这组题目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来拟题的,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可以“望题生义”。《开国大典》《“诺曼底号”遇难记》《草船借箭》 这组是以描写对象为题的,独特而又含蓄,更能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竹节人》《桥》《芦花鞋》 这组运用了拟人、对比等手法拟题,使题目鲜明形象、生动,激发人的阅读欲望。《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为自己的习作拟题,除了常用的以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为题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拟题:1. 引用法。2. 化用法。3. 修辞法。4. 反常法。5. 符号法。6. 悬念法。7. 诗画法。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