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词之美。思维能力: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审美创造:欣赏古诗中描写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课所选取的三首诗均为七言古诗,诗人通过简短凝练的诗句描绘出种种图景,且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便于学生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关注描写:《浪淘沙》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4.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重点)5.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涯”字。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浪淘沙》(其一)。3.理解古诗《浪淘沙》(其一),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教学过程】 学习古诗《浪淘沙》(其一)一、回顾导入,了解作者1.导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浪淘沙》(其一)。(出示课件 3)(板书:浪淘沙(其一))学生齐读诗题。2.了解作者。(出示课件 4)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出示课件 5)强调“曲、簸”的读音,及根据注释②,明确“簸”的意思是颠簸。出示节奏划分,学生齐读古诗。2.学习多音字“曲、簸”。(出示课件 6)3.指导“涯”的书写。(出示课件 7)三、解诗题,明诗意1.解诗题。(出示课件 8)浪淘沙,唐代曲名。《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2.明诗意。(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示课件 9)意思: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总结:诗的前两句写景,这景象实在是壮观。(板书:写景 壮观)(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示课件 10)意思: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总结:诗的后两句是想象,这想象可谓十分奇特。(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