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三黑和土地【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运用:掌握作者比喻的修辞手法。思维能力: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审美创造:想象文字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农民对土地的热爱。【课前解析】关注文本:《三黑和土地》选自《苏金伞诗选》。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关注体裁:本诗属于现代诗,也叫“白话诗”。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关注描写:全诗几乎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词句,却能让读者在诗句中感到浓浓的喜悦、热爱和兴奋之情。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抒发感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重点)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描绘的景物。(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农民以前是没有土地的,只能给地主种地,被地主剥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出示课件 3)文中的三黑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他真正拥有这片土地的时候是如何做的呢?今天,让我们感受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对土地的情思。(出示课件 4)(板书课题:三黑和土地)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厘清诗歌结构1.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 5)2.出示词语:耙地 荞麦 蝈蝈 蹚水 闺女(出示课件 6)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3.这首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出示课件 7)本诗第 1—3 节写了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悦,第 4—15 节写了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之后的欣喜之情。(出示课件 8)三、明确学习任务,看看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根据“学习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课件 9)学习诗歌第一部分1.默读诗歌第 1—3 节,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农民的喜悦之情?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出示课件 10)汇报交流:(出示课件 11)“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尝一尝”“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试一试”等语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