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_第1页
1/22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_第2页
2/22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_第3页
3/22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五个五年普法教育成果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作 者陈 建学籍批次 09学习中心南充学习中心层 次专升本专 业法 学(II)指导老师于诗卉目录摘要1第一章 调查的主要说明21.1 调查项目背景21.2 调查目的21.3 调查范围与方法3第二章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32.1 引言32.2 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分析32.3 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原因及提高对策82.3.1 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原因82.3.2 对策讨论92.3.3 探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普法形式10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由于历史及制度形成的城乡差别,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显著。农民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民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农民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进展。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对南充市各城区的农民做调查,调查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在发出的 200 份问卷中,回收率是 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大致平分,家庭背景各有代表。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从不同家庭背景出发,调查的结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关键词:农民· 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权益保护第一章 调查的主要说明1.1 调查项目背景调查当前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一般情况及其特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及其方法,最后就农民相对落后的法律意识与当前法律的冲突等提出一些建议。农民法律意识状况任何是衡量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本次调查报告以南充地区农民为调查对象。经过调查,分析该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利于提出了推动农村法制化进程的思路,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1.2 调查目的在遇到纠纷或麻烦时,农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一般不会用法律来解决,法律方式往往是她们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她们常常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找家族内或是村内有威望的人调解。假如纠纷再大一些,就会去找村干部解决。在遇到纠纷时选择经过民间调解方式和经过行政方式解决的农民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