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定稿——道德讲堂(1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宣部创新案例定稿:江苏常州道德讲堂:来自“家门口”的道德春风引言:建设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的“道德讲堂”,是江苏省常州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全新尝试。2025 年以来,全市形成了以24 个精品示范点为龙头,72 个标准示范点为骨干,3000多个基层讲堂为基础的平台体系,推举评议各级各类好人3600 余人,受众超百万人次。“道德讲堂”是怎样建立推广的?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吸引了如此众多的群众参加?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让群众能坐得住、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的呢?厚积而薄发——“道德讲堂”之“前世今生”2025 年 4 月,常州市几家网站论坛同时出现了“中国常州赵某留名台湾”的帖子,搜狐网也以“部分大陆人在公园岩壁刻字行为惹争议”转载了台湾相关媒体的报道。从新闻图片上看,在台湾风景区一块大岩石的石壁上,被人刻上了“中国常州赵根大”几个醒目的白色大字。一时间,此事成为网络热点,无数网友留言责备这种做法。有市民说,常州近年来经济社会飞速进展,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物质”和“硬件”提升的同时,市民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素养进展与之不成正比,“赵根大事件”只是众多道德失范的现象之一罢了。更有思考较深的网友提出,常州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正向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经济要转型升级之外,市民道德素养也亟需“转型升级”,这样二者才能相互匹配、互为促进。热烈的讨论一方面说明了市民对道德现象的强烈关注,也表达出了市民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素养的热切期盼。“南有季子,北有孔子”。常州自古就有“季子故里,诚信常州”的美誉,“讲道德,讲诚信”是常州人血液中固有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以来,常州选树了许多优秀典型,但许多基层群众大都觉得这些先进人物“站得太高”、“离得太远”、“有感动,学不来”,活动收效甚微。群众的期盼,工作的困境引发了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思考:要通过怎样的形式,才能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宣传好先进人物,使之能够引导群众参加道德建设,学习先进,提升素养呢?有什么载体是群众易于参加、乐于参加的,能够迅速打开困局的呢? 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后,把目光“定格”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上。在常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已有 10 年时间,“学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