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的质量及利用青贮饲料的品质好坏与青贮原料种类、刈割时期以及调制方法是否正确密切相关。用优良的青贮饲料饲喂畜禽,可以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青贮料在取用之前,需先进行感官鉴定,必要时再进行化学分析鉴定,以保证使用良好的青贮饲料饲喂家畜。一、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一)碳水化合物 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由于各种微生物和植物本身酶体系的作用,使青贮原料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引起营养物质的变化和损失。在青贮的饲料中,只要有氧存在,且 PH 值不发生急剧变化,植物呼吸酶就有活性,青贮作物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就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正常青贮时,原料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发酵成为乳酸和其它产物。另外,部分多糖也能被微生物发酵作用转化有机酸,但纤维素仍然保持不变,半纤维素有少部分水解,生成的戊糖可发酵生成乳酸。(二)蛋白质 正在生长的饲料作物,总氮中大约有 75%〜90%的氮以蛋白氮的形式存在。收获后,植物蛋白酶会迅速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在 12〜24h 内,总氮中有 20%〜25%被转化为非蛋白氮。青贮饲料中蛋白质的变化,与 pH 值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 pH 值小于 4.2 时,蛋白质因植物细胞酶的作用,部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且较稳定,并不造成损失。但当 pH 值大于 4.2 时,由于腐败菌的活动,氨基酸便分解成氨、胺等非蛋白氮,使蛋白质受到损失。(三)色素和维生素 青贮期间最明显的变化是饲料的颜色。由于有机酸对叶绿素的作用,使其成为脱镁叶绿素,从而导致青贮料变为黄绿色。青贮料颜色的变化,通常在装贮后 3〜7d 内发生。窖壁和表面青贮料常呈黑褐色。青贮温度过高时,青贮料也呈黑色,不能利用。维生素 A 前体物 瑚萝卜素的破坏与温度和氧化的程度有关。二者值均高时,瑚萝卜素损失较多。但贮存较好的青贮料,胡萝卜素的损失一般低于 30%。二、青贮过程中养分的损失(一)田间损失 刈割和青贮在同一天进行时,养分的损失极微,即使萎蔫期超过了 24h,损失的养分也不足干物质的 1%或 2%。萎蔫期超过 48 小时,则养分的损失较大,其程度取决于当地的气候状况。据报道,在田间萎蔫 5d 后,干物质的损失达 6%。受萎蔫期影响的主要养分是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易被水解为氨基酸的蛋白质。(二)氧化损失 养分的氧化损失是由于植物和微生物的酶在有氧条件下对基质如糖的作用生成CO 2和水而引起的。在迅速填满并密封的青贮窖内,植物组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