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动物行为和动物文化学》课程小结 动物是生命世界中奇异的产物,在地球上生存了数亿年的时间,动物与环境和谐相处 。人类源于动物,自应高于动物,人类应借鉴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关爱自己,也应关爱其他生命。 动物文化是一种弱势的文化,显然不能与人类文化相媲美。但是动物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讲究对于大自然的适应,从而适者生存。其生存不但不破坏自然,反而对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断丰富、漂亮和完整作出应有的贡献。动物决不会浪费资源,没有财宝的占有与积累,动物在食物链上是消费者,但是对于物种的进化总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生活在靠近北极圈附近的旅鼠常以集体自杀的方式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以延续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尽管动物文化是一种初级的文化,其生态的本质值得人类学习人类文化的初期也是生态的,但是进展到高级阶段,人类文化膨胀了、强势了、主张占领战胜和征服,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出现了反生态、反自然的倾向。 通过公选课《动物行为与文化学》的学习,对课程旨在通过介绍与讨论动物的行为和文化以及动物与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以增进人类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动物行为及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爱动物 当我们怀着好奇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动物世界,展现我们眼前的是丰富迷人的画卷,彩蝶翩飞、蜻蜒点水、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母兽哺乳、雄鹰捕猎、雁群迁飞,大千世界里动物行为丰富多样,使人着迷。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衍后代的活动,被称为动物的行为。它包括动物的爬行、走动、奔跑、跳跃、游水、飞行、滑翔和其他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觅食、繁殖、攻击、防备、迁徙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动物营群体生活,表现出的社会性,是动物个体或种群的生存、进展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实行一种集体行为而塑造自己的文化特点。动物以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群聚在一起、或有些合群生活而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分工,或种群个体间还有不同的优势的等级等等,都仅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个体或种群生存进展的需要。二、动物的核心行为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 ,按行为的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类)、防备行为(不同类)、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各种行为都是动物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表现。行为帮助动物更好的生存繁衍。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