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的时间一、院前沟通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并安排在门诊治疗,对符合入院特征的可收入院治疗。在此期间门诊医师应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的意见,争取患者对各种医疗处理的理解。必要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志(历)上。二、入院时沟通病房接诊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在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即与患者或家属进一步沟通。三、住院期间沟通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的随时沟通;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的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时的沟通;贵重药品使用前的沟通;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的沟通;急、危、重症患者疾病转归的及时沟通;术前沟通;术中改变术式沟通;麻醉前沟通;输血前沟通以及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使用的沟通。四、出院时沟通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明确说明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出院医嘱及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医患沟通的内容医患沟通的内容应包括:医护人员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自己;对诊疗方案进行沟通;对诊疗过程进行沟通。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特别检查的注意事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与意外以及防范措施、医疗药品费用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患者住院期间,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必须对以上内容进行常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医护人员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有的放矢地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患沟通的方法一、事前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还应在交接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与沟通工作。二、变换沟通:假如主管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三、书面沟通: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别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患者或家属、或一些特别的患者,应当采纳书面形式进行沟通。四、集体沟通: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