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与无尿症状临床思维健康成人每 24 小时排尿量在 10—20ml 之间(日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 2 至 3:2),大约相当于每分钟排尿 lml。若 24 小时内尿量少于 4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ml 者,称为少尿(oliguria) ; 24 小时内尿量少于 1ml,或 12 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anuria)或尿闭。持续少尿或无尿的患者随之出现体内氮质潴留、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升高、水与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现象,临床上称肾功能衰竭。尿量通常通过询问排尿次数、间隔时间及每次尿量多少进行估量,也可用量筒收集尿液进行精确测量。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一)病史询问要点1.有无导致血容量不足的病史如饮水少、出汗多、失血、严重腹泻、过度利尿等,上述因素均可因循环血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导致尿量减少。2.有无严重心、肝疾病严重心脏疾病伴有心功能不全时,可因心力衰竭、大循环瘀血导致少尿;严重肝病,特别是伴有门脉高压时,可因低蛋白血症、腹水或肝肾综合征导致尿量减少。3.有无肾实质疾病史 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坏死、肾间质病变及肾内血管疾病等导致肾实质损害、肾功能不全引起少尿或无尿,特别注意有无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食用有毒食物(如青鱼胆)及蛇咬伤史等。4.有无尿路梗阻病史 如尿路结石、肿瘤、截瘫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结石、肿瘤可直接堵塞尿路,肿瘤还可因压迫输尿管导致排尿受阻;神经病变可因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导致尿潴留。5.少尿或无尿的持续时间、演进过程及有无体液潴留和代谢产物积聚的相关病史。(二)体格检查重点1.有无体液潴留的体征包括皮肤粘膜及结膜下水肿、浆膜腔积液、心功能不全的体征。2.有无低血容量的体征包括皮肤粘膜湿润度、皮肤弹性、血压、脉压差、心率、末梢循环状态,如四肢末梢温度、色泽等。3. 耻骨上区有无膨胀,叩诊是否浊音,能否扪及膀胱或其他腹块(必要时要做直肠和妇科检查);肾区有无叩痛、压痛,输尿管区有无叩痛,能否扪及肾脏等。(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必须要做的检查(1)尿量的精确记录和观察:用量筒或量杯(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进行测量并记录,对判定是否少尿极为重要。病程和治疗干预后的变化对诊断有极大的提示价值。(2)血常规:有贫血者,有助于慢性肾脏病及失血性贫血或溶血的诊断;白细胞增多者,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3) 尿常规:对少尿的病因诊断有帮助。如蛋白尿及有形成分增多,提示少尿可能与肾脏疾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