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业)(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南水北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 杏坛环科 汪其同 202512402025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举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 6 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 2050 年调水总规模为 448 亿立方米,其中东线 148 亿立方米,中线 130 亿立方米,西线 170 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由于东线主干渠与各主要河流平交,沿途的淮河流域又是我国目前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质问题成为东线工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也是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由于东线输水干渠两侧部分地段的地面高程低于输水水位,将可能引起周边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南四湖在水位抬高后,对湖东和湖西地区的排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黄河以北的浪洼、大浪淀水库周边地区也可能出现沼泽化和土壤次生盐碱化。另外,对于血吸虫病的流行问题,经讨论认为,调水不会形成新的螺区,血吸虫病不会随调水扩散到北方,但应实行有效预防措施。中线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涉及丹江口水库库区、汉江中下游地区及输水和用水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库面扩大,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