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事故处理应急处理措施当发生人员受伤时,现场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积极抢救,具体措施如下:1、当班人员应按报告程序,进行报警。2、在指挥部成员未到达现场前,当班负责人担任临时现场指挥,首先保护受害人员生命安全,其次保护财产、环境,消除损害源。3、在损害事故现场,必须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减少损害,首要任务是将伤员救离事故现场并根据不同情况实行相应的抢救措施。4、伤员抢救出现场后紧急处理:(1)皮肤受危险化学品污染时,救助者应协助伤员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继之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身体被污染部位。头脸部皮肤污染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2)皮肤或眼睛被硝酸、硫酸灼伤,首先用软布或纸巾吸干皮肤或眼睛内酸液。然后用生理盐水或大量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皮肤灼伤处冲洗后可涂上烫伤药膏。对于皮肤上的水泡,不可随意弄破防止感染。(3)对于中、小面积火烧伤,尤其是头、面、四肢等部位,可实行“创面冷却疗法”,用清洁水(自来水、河水、井水等)冷敷或浸泡创面,需持续 0.5—1 小时,以取出后不痛或稍痛为止。(4)对中毒昏迷或神志不清的伤员,应置伤员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等,如伤员呼吸困难,应给予氧气吸入(备用氧气袋),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抢救。5、对皮肤、眼睛污染严重、中毒、灼伤、昏迷等严重情况,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后,应当立即转送救治,与救助医院联系后,立即用车辆送医院或等待医院抢救车。6、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进行急救时,无论伤员或救援人员都需要适当防护,尤其是把伤员从严重污染场所救出来,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开成为新的受害者。(2)急救人员应集体行动,每组至少 2—3 人,以便相互照应。(3)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防止发生火灾。(4)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着陆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二、 火灾应急处理措施发生火灾时,现场作业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积极救灾,具体措施如下:1、现场作业负责人应按报告程序进行报警。2、报告的同时,立即切断部分通往火灾电源,关闭泵、阀,拆卸软管并切断通往火灾现场的输油管线上的阀门。3、其他人员应当依据火势情况,快速携带灭火机站在上风或侧风的方向对着火点进行喷射,启用固定或半固定的消防水系统,用消防喷雾水枪对高温区域实施冷却,加强相邻管道的冷却。4、货物泄漏时立即用砂土筑堤,限制着火货物扩大火势和流入闽江。5、对于囤船或靠泊船甲板上的火灾,一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