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口腔科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内容3

口腔科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内容3_第1页
1/70
口腔科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内容3_第2页
2/70
口腔科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内容3_第3页
3/70
第一节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第二节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7...第三节牙周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4第四节腔溃疡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7第五节智齿冠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20第六节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 22第七节牙列不齐患者的健康教育 26第八节颌面部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 28第九节腔黏膜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31第十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 38第十一节牙列缺损患者的健康教育 40第十二节牙列缺失患者的健康教育 43第一节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进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逝,其进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一、病因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1. 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2. 腔环境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2)唾液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机械清洗作用;②抑菌作用;③抗酸作用;④抗溶作用。唾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干症或有唾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龋牙;另一方面,当唾液中乳酸量增加,也有利于龋的发生。3. 宿主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口腔科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内容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