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_第1页
1/12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_第2页
2/12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_第3页
3/12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表一:气象灾害灾害类型概念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沙尘暴现象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1)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的天气现象;(2)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 1 公里至 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3)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 公里的天气现象;(4)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500 米的天气现象。西北;华北地区。冬春、以春季最为严重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⑴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⑵ 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⑶ 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 1~10厘米。据估量,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 106~107 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 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⑷ 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台风台风(飓风):台风和飓风都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 26 ℃ 以上的宽阔洋面上,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世界热带气旋的源地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5°~20°水温较高的洋面上。北半球为: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五个海域;南半球: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三个海域。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中国东南沿海)、西北大西洋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1)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2)缓解高温酷暑天气(1)台风常常给社会和人类带来较大灾害,常引起建筑物及设施的破坏和倒塌,并造成车辆的颠覆、失控、无法运行,船舶的流失、沉没,电线杆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各类自然灾害分布、成因、危害、治理对策一览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