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椭圆形整体预应力板柱施工首都滑冰馆位于北京首都体育馆北侧,是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该馆建筑面积约 3.8 万 m2,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冰馆。室内设有 2 条符合国际标准的 4m 速滑冰道和 1 条练习用冰道。环形跑道内设有 2 个冰球场。地下室为汽车库、运动员健身娱乐用房。第一章工程概况(略)第二章技术准备(略)第三章预应力施工由于整层面积特别大,因而对东、西 2 个半圆形和中段矩形分别进行预应力施工。板柱结构建筑的预应力施工主要程序为:钢丝束制作 T 穿钢丝束 T 张拉锚固 T 压折固定 T 柱孔灌浆 T 切去余料。按设计要求,柱轴线配置 6 束 12①s 钢丝束分为上、中、下 3 排),拼缝轴线配置 2 束 12①s 钢丝束,总计 506 束。东、西 2个半圆,各轴线长度不一,长度规格多,共 21 种。因此下料时必须严格按各轴线计算长度制作钢丝束。在穿柱轴线 6 束钢丝束时,一般自下而上进行,穿束时应特别注意上下左右不能交叉穿错。由于钢丝束长,若发现穿错,必须立即纠正,钢丝束穿完后应及时将上 2 束用细铁丝吊挂,以利预应力张拉施工。第 1 节预应力张拉当板柱接缝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C30)后,即可进行张拉。张拉分东、西半圆及中段 3 部分进行,原则上按如下张拉顺序:先张拉边轴线上 6 束中的中间 2 束,将整个楼层初步住。张拉向心轴线半圆部分)或纵、横轴线中间矩形部分)上的中间 2 束钢丝束及拼缝上的 2 束钢丝束。最后对称张拉其余钢丝束。根据这样的顺序张拉时,还须注意向心轴线或横轴线)的上 2 束必须在拼缝轴线张拉完成后进行,否则拼缝的钢丝束将因向心轴线或横轴线的上 2 束挤住而造成张拉困难,甚至发生意外。半圆曲线的预应力钢丝张拉时产生的摩阻损失较大,当通过 19 根柱子的半圆曲线实行一端张拉时,另一端的预应力几乎为零。当通过 11 根柱子时,另一端的预应力约为张拉端的 40%。因此,实行两端张拉的办法以减少折点带来的摩阻损失。钢质锥形锚具的两端张拉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预应力构件的曲线预应力筋张拉,由于长度较短,大多以一端张拉为主,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即可。较长轴线的两端张拉一般也是两端的千斤顶各拉一次即可。本工程的钢丝束最长为 l26m,多数为 8092m,其理论伸长值大都在 4504mm 之间,大大超过了千斤顶的行程。在板柱结构中钢丝束穿入明槽中往往比较松,当两端张拉到钢丝束稍有预应力时,千斤顶的行程已用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