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煤矿安全生产 如何打出成功“心理战”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消费国,也是矿难大国。矿难造成财产的巨大损失,给遇难者家庭蒙上了阴霾。响应十八大号召,实行有效措施避开惨剧的发生迫在眉睫。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上给予了特别大重视,也实行了不少有力措施,包括设施的改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进行安全培训(人的不安全行为),尤其是资金相对雄厚的大型国有煤矿更是做出表率,将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与设施设备的不断改良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我们的印象里,矿难似乎只应发生在哪些简陋的小煤矿中,而理由自然是资金的问题。然而一些震惊全国的矿难却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安全系数的高低,安全效果的好坏,真的与资金有关吗?还有没有更加“实惠”的改良方法呢?结果是肯定的,那就是从心理入手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事实上讨论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的发生因素中的比例高达 85%,所以如何减少甚至消除它也就成为了减少甚至消灭事故的关键所在--在这里,笔者要展示的不是以往那些陈规口号--事实上,笔者认为那也是心理的一部分--笔者将这种方法定义为“心理战”并给予最大的重视,且认为心理战在众多建议中是最可行的。“心理战”的定义及意义心理战,顾名思义,是从心理入手分析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影响对象的心理(认知、情感、意志),最终通过心理上的措施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军事外交上更多的将心理战定义为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而我们这里介绍的心理战则走出了这个层面,向着互利的方向进展。心理战在解决安全问题上无疑可以达到显著的收效。首先,它不需要多少资金支持,所以无论大型国有还是小型煤矿,无论资金雄厚还是短缺,只要煤矿企业同意实施,心理战术是所有企业都可以进行应用的。其次,它的收效甚为显著。兖矿集团东滩煤矿以其本人的名字进行命名的“胜峰管理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事实上,心理战术的使用可以说正是管理学这门学科的灵魂所在。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特别大一部分讲的是心理战,海湾战争以及 2025 年美英联军攻打的伊拉克战争均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战。而营销中亦大量运用了这种战术。成本较低效益高、方法灵活限制少,这些都是心理战的优势。将心理因素纳入企业“软文化”,从而打出成功的“心理战”,正是现阶段我国各煤矿应该尝试实行的措施。如何打出成功的“心理战”如何有效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