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分挖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特别教书育人。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同学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育其健康的〔心理素养〕,深化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同学以感化、熏陶,培育同学健全的人格。课改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有的蕴藏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有的课文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老师要依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契机,适时地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时引导同学从本文记叙的事件出发,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仔细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庞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从这一道理出发,让同学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培育同学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到处显然,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各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化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都尽可能触动同学的思维意识。因此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合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同学的写作渗透着同学的思想感情。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同学的主观意识。因此,在出作文题时并不能随意地选取题目,而要有针对性地来进行。 现在的同学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讲究吃穿装扮,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公物。有不少家长向我诉苦,说孩子在家很难管,督促他学习吧,他说你唠叨;学习没上去,零花钱却看涨。对此,家长束手无策。于是,我结合作文训练《我懂得了――》,启发同学熟悉勤劳节俭是美德,而不是寒碜。一个勤俭的人,只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能完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样,同学懂得了"俭以修身、俭以养廉'的道理。上交的作文中,有不少同学写到节俭问题。此外,还有的写到《我懂得了父母的苦心》、《我懂得了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