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一年级小学生仔细倾听的习惯(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浅谈如何培育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课堂的倾听习惯榆林市第三小学 张巧玲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然而,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这是现在孩子的通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单从学生方面来说,原因有二:第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小学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二,独生子女的特别身份所致。在多数家庭中皆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么说,想怎么做都由着他,家长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有,孩子不听也就作罢,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真正的沟通,因而孩子也就没有倾听的习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着学生课堂表达(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几乎忽视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育。然而,学语文,必须从“听”做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低龄儿童进行“倾听”的培育。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仔细、宁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素养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学生在课堂上能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猎取知识,培育能力,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而有序。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爱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老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爱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常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 “谁还有补充吗?” “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仔细倾听别人的回答后,才能让自己的思考更全面。二、创设情境,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