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数学的兴趣指导学法,培育兴趣 要把数学学活,首先要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心理学家的讨论告诉我们,促使人们去学习去探究而不畏困难的动力在于"伟大的热情',而对一个事物有"伟大的热情'的原因又在于有"伟大的奋斗目标'。一个小孩子可以为"一次考试得了好分数而受到表扬',就宣誓要学数学,去当一位数学家;当然,他也会为另一次成绩不佳而放弃这一志向。然而,在我们的同学中间,何尝没有这样幼稚可笑的大孩子呢?"为得个好分数,脸上光彩'的;"为超过班上人的分数而默默下功夫'的人是不难找到的;而真正是"对未知科学充满着求知的渴求',"从克服困难中,找到乐趣',"就是要把数学学好,使自己成为祖国有用之才',抱定如此志向的人才是我们所必须要的。 当然,一个好的分数,一次老师的当众表扬,也会使你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甚至,当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竟然给老师的讲课或教科书,找出了一点错误或不够之处时,你也会因看到自己的一点能力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些都会成为你学好数学的诱因。然而所有这些都不能持久地作用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因此,培育兴趣是绝对必要的,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培育的。在学习数学中,想舒舒适服地去培育兴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位数学天赋很高、成绩也一直不坏的同学,也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才能培育起数学兴趣来。 爱护同学,保护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沟通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同学中形成固板、严厉的印象,假如同学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爱他上的课,因此,数学老师在平常要多找同学谈心,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常常与同学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同学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同学才能喜爱这位老师,进而喜爱数学这门课程。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老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热爱,是数学老师工作的起点。 没有爱,就谈不上老师的工作。热爱同学首先要热心、细心、耐心教育同学,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爱的天平,绝不能放上偏见的砝码。作为数学老师,不能只爱几个得意门生,要以同样火热的心爱全体同学,爱每个同学。热爱同学还要表现在对同学的严格要求上。所谓"严师出高徒'嘛!因此老师对同学要热爱而不骄纵,尊重而不迁就,信任而不放任。但严格要求不是苛刻,不是强迫命令,更不是简单粗暴,而是教育性、说服性、指导性、严正性的和谐统一。老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同学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老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