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探究讨论 课堂上讨论在有些〔老师〕看来是绝对不同意的,他们特别强调课堂纪律,觉得一旦同意了课堂讨论,整个教室就会变得乱哄哄,影响课堂教学。但是,探究式教学是要求课堂上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的,因为同学面对我们设置的情景问题,总会对那些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把握不准,甚至是想不出答案来,同学之间的沟通使得同学可以从同伴的想法中获得灵感,帮助自己更深化的思索,不管成绩好坏,同学都可以在沟通中得到好处。 比如,在上述例子当中,第一个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图片当中是否找到了共同点?'小组之间的讨论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小组面对这样的一个情景提问时,他们会各自阐述自己找到的共同点,然后放在一起大家沟通,有些同学看到了在老师展示的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图片中,全部具有四个边、四个角;有些同学则会看出两条对边是平行的;有些同学则会看到四边形的对角是相等的,等等,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的观察就会看到不同的内容,形成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互相交织在一起,就会形成思想的火花。因此,我们要开放课堂教学讨论,使同学们在沟通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从而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把握探究方向 1.事前方法。在同学进入情境问题之前,要为他们的思索方向做一个宏观的引导,告诉他们哪些方面才是最应该思索和探究的,哪些方面是不应该花费时间的。比如,仍然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当我们对同学提出"同学们从这些图片当中是否找到了共同点?'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应该对同学的思索方向予以规定,我们可以补充"同学们可以着重注意他们的边、他们的角、他们边的关系等等',这样同学们才会有了正确的思索方向,不然,等我们用了 5 分钟的时间之后,他们回答"都是在纸上画的'"都是一个平面'等等没有太大价值的答案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真的低效了。同理,当我们问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性质'这个问题时,我们就应该提醒他们多注意边、角、对角线的关系。 2.事中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同学的探究方向开始偏离,要及时的注意提醒同学,将错误掐灭在萌芽状态。这种状况主要出现在小组谈论的时候,小组谈论要 4~6 个人,同学们聚在一起,通常会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老师不同意课堂小组讨论的原因。对此,在小组讨论时,我们要一直进行巡视,不时的对小组的讨论进程进行抽检,督促其讨论与探究。 2 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