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深度教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老师〕个人特点、同学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特别同学的主体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通过丰富的实例,以统计为背景,使同学初步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培育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同学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对应思想,提升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老师在进行教学〔制定〕时,首先组织同学进行夹玻璃球竞赛,由于是同学自己亲自参加竞赛,他们非常积极主动,通过实际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同学的参加热情;通过让同学决定男女生最后的冠军组激起同学的思维矛盾,激发同学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使同学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组人数不等的状况下,用男女生组夹球的平均数决定最后的冠军是公平的,从而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接下来让同学通过观察老师依据现场竞赛结果制作的统计图,思索当参赛人数不同时,怎样确定冠军组才是公平的。老师选择了让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数 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了解同学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制定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同学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不但学会了运用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展开同学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同学的主体地位,同学的主体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注意新旧知识连接 数学课的新课导入方法纵多。上课伊始,我们可采纳各种方法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某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同学对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进行思索和商量,创设认知过程中的新旧冲突。以同学原有的知识为起跑线,在老师的有序指导下,完成从旧知到新知的顺利跨越。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中,我的理解是,比较小数的大小,应建立在整数比较大小的基础之上的,但又有所不同。所以,我的教学一开始就从复习旧知识入手,98965100000 、7008070100让同学回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接着就是铺桥连接,我分别出示了 1.20.2 0.90.91 12.521.5 。同学观察讨论,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让同学各抒己见,感知新知,这时老师加以引导小结。最后制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