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建议方案一、活动任务1. 收集、整理书法艺术信息(作品、理论、典故、常识等);2. 沟通、品鉴书法艺术信息;3. 认识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二、活动内容1. 到祠庙园林、文化馆(站)、图书馆、互联网等处收集书法艺术信息;2. 对本组收集的书法艺术信息进行整理,注明作者、年代等;3. 思考这些书法信息的内涵和价值,把品鉴所得形成小组活动书面报告(含活动方案、过程和结果);4. 组问沟通探究成果,师生共同品鉴书法艺术信息;5. 师生协同完成本次探究学习活动的评价和成果展示。三、活动组织形式一一合作学习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八、九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四、活动设计1.游戏激趣,提出问题(1)辨别书体(抢答游戏):老师活动前选择一些各种书体的作品,由学生分组抢答,以引出对书法探究的兴趣;(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探究对象(书体)进行分组。各组制定好探究计划、安全预案,并进行合理分工;(3)师生共同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共各组选择,如:书法与写字是不是一回事,有没有区别?书法艺术产生于有用需要还是艺术需要,或兼有?书法艺术对工具材料有限制吗?书法使用的纸墨笔砚有什么讲究?字笔字在今日不易普及的原因在哪里?书法的进展有那几个阶段?书体是什么,有哪些书体?。书法技巧的探究与操作。各小组也可以另外拟定题目进行探究。2.社会调查一一集信息在老师指导下将全班分成若十小组(每组八、九人),小组利用节假日协作完成调查活动,深化探访祠庙园林、文化馆(站)、图书馆、互联网或请教书法爱好者,收录书法艺术信息,征询相关人员,记录收集书法艺术信息的作者、年代、书体等。学生收集资料前,老师可作如下启发讲话: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书法之所以成为我国特有的传统造型艺术,是和汉字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早在新石器文化的彩陶上就有了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到殷商有了已具系统的文字甲骨文,秦汉之前,陆续有了金文(钟鼎文)、石刻文(石鼓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到了秦汉时代,篆隶草行梏从数白种书体中筛选定型,进入书法的有序进展。代代李斯整理出小篆,有开创先河之功,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石刻、会稽石刻皆为李斯所书。后汉时汉隶成熟,也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期,碑碣中《石门颂》、《熹平石经》、或雄丽、或古朴。汉隶书家可推蔡邕、章草当以张芝为代表。三国钟繇创正书(真书),代表作有《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飘逸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