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家长如何培育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日钢第一希望小学 徐 杰有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在人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把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当成教育的第一要务,不少有经验的老师也把习惯培育当成工作重点,抓住不放,直至习惯养成,因为他们体验习惯养成能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是怎么样养成的呢?它是和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分不开的。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逐渐养成难以改变的行为,成为自动化了的动作。比如学生吃过早饭,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走,不用家长催说,十分自然,习惯还跟一个人的需要、兴趣有关。如讲究卫生,锻炼身体,看书等等,养成习惯后,假如受到破坏,就会有不愉快的感觉。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伴随一生的成长。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育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育。当然,作为父母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如要培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父母先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这样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定受益匪浅。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培育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原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父母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进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育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父母注意: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有的孩子喜爱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家长却不急不躁。坚持每顿饭都让孩子自己吃,并一边鼓舞、一边教孩子进步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使孩子非常快乐。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