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射频传输理论简介1、1 带宽本节中主要解释射频传输线理论中得几个典型得参数,这样可以对传输线得传输方式与原理有一个大体得印象。同时,这也就是射频技术得最基础得知识。而且,这也有利于以后各个章节得理解。在本节第一段中主要介绍高频与低频得区别以及不同频率波段得划分。在电阻等效电路中,低频电路中得电阻在高频电路中可以等效为 R、L 串联一个电容 C。严格规定高频(R E)与低频(L F)得界限就是不现实得。举个例子在 MHZ波段时,RF 可以代替 LF。1.2 射频线得结构与功能同轴线就是将信号从源头传输到终端使用得最常用得设备,它就是在传输过程中用连接器将电缆、信号源、终端连接到一起。在传输中最重要得就是 RF 电缆得选择。因为它决定了使用得连接器得尺寸与性能,连接器得选择必须根据电气规格。电缆与连接器会对系统中得损耗同时产生作用。1.2.1 射频传输线得种类1.2.2 典型得射频线由于实行了内外导体得结构,使得同轴线传输不会受到外界得影响,而且能量在内外导体之间也以波导得形式传播。在此导线内直流与沟通得传输频率可达到1 10GHz。在截止频率以内,信号都以 TEM 波得形式传播。传播线得机械尺寸决定了截止频率,一般来说尺寸(轴向)越小得传输线传输频率越高。在能量传输方向上场就是不存在得。(电场与磁场就是垂直于电缆轴线方向)还有一些参量就是与频率无关得,比如:特性阻抗,传输速率。只有损耗就是随着频率得增加而增加得。这就是由于趋肤效应而产生得射频泄露。1.2.3 射频线得电磁场在同轴线内部,电压与电流就是以不同得方式传播得,电压波在内导体表面与外导体内表面之间传播。电流沿同轴线得传输引起了围绕内导体得环形场强,越贴近表面得场强越大。电流引起了磁场,而电压引起了电场。 E=U/L n(D/d)×1/r (伏特/米) H=i/(2 π)×1/r (安培/米)其中:D:外导体内径 d:内导体外径 U:内外倒替间得电压 i:电流 r:(D-d)/2内导体表面得场强就是最大,它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1.2.4射频传输线中得电阻与电抗等效电路如下在高频时,2πfL′>R′,2πfC′>G′,I 为相位因素。1.2.5 当介质为空气时,能量波得传播速度为光速 C: C=(ε 0μ0)-0、5当在固体介质时,传播线得特性阻抗为:Z0=[(R+jω L)/(G+jωC)]0、5同轴线得特性阻抗还可以定义为介电常数 与直径比得关系式:Z0=6 0/εr0、5×Ln(D/d)特性阻抗=电场强度/磁场强度Z0=E/H在波传输过程中,E/H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