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点拨的方法(1)发散点拨。所谓发散点拨,就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索、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在教学〔制定〕中,要准确选准思维的发散点,即在设疑中激起同学思索、联想和改变思索方向的焦点,这是突破难点和"诱思'的关键之处,又是同学凭借已有知识发散开去的突发点。 (2)迂回式点拨。它是指〔老师〕不直接点明,而是从旁的、暗示地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让同学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关的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正确途径。 (3)直接点拨。它是老师在教学中采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点拨的点破方法。 (4)辅助性点拨。它指的是当同学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必须要老师一臂之力。 (5)收敛点拨。它是与发散点拨相反的一种点拨方法,是指某一个问题仅有一种答案,为了获得这个答案,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将思维直指这个答案的点拨技巧,是老师为集中解决某一问题由面到点、由此及彼进行点拨。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点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点学习中的疑点,点解题的技巧,点同学容易忽视或出错的地方,激活同学的思维,使得人人都能获得优良的数学教育。 2 初中数学课堂的精讲点拨 在合作中点拨: 老师是同学很好的合作伙伴,老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进同学,走进合作。老师是合作伙伴中"平等中的首席',同学不会进行合作时老师要积极引导、适时点拨、亲自参加,扮演其中的一个成员,"现场说法',"以身施教'。当同学合作中碰到困难必须要帮助时,老师要及时点拨,架桥铺路,促进合作有效进行,同学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及时给予激励,这也是一种体验成功的点拨。 在动手操作中点拨: 比如低年级教圆的熟悉时,同学在探究圆的特征时,老师可以如下点拨让同学动手操作:①在纸上用圆规任画一个圆,剪刀剪下,量一量,折一折,独立思索以下问题:a、你能在圆里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b、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c、圆是轴对称图形吗?d、你还发现了什么?② 小组沟通以上操作的结果。③全班沟通:每个小组重点汇报一个问题,将发现的结论记录在白板上。注意:汇报时不能只说结论,还要说一说是怎样发现的。 在概念教学中点拨: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仍有老师只重视概念介绍、应用,不注重对概念实质挖掘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