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四川德阳)营销策划书说明 春节以后,小灵通销售猛增,日销售量巨大。分析节后销售大增的原因:一是幕后有很多商家销售小灵通手机,并放弃暴利心态,小灵通成为渠道热点;而是春节频繁的朋友集会是小灵通的资费优势得到感性的后大众传播,更多的公众认识到小灵通的资费便宜。 这是可喜之处,另一方面小灵通不俗的举动势必引发移动和联通的关注,根据目前小灵通的进展速度。在一个月以内,移动和联通的相关产品肯定会有所动作。 本方案基于以上背景,提前做好小灵通的传播准备,以面对随时会出现的移动联通的封杀。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 竞争产品(传播、营销策略)分析: (一)、移动大灵通: 虽然"大灵通"尚未面市,是因为"小灵通"尚未对移动的收入造成威胁。但移动已经对大灵通面市做好了准备,大面积的宣传了"大灵通"品牌。 传闻"大灵通"产品将采纳锁卡的形式,并在区间设置资费差,以止"大灵通"对自己现有客户的冲突。可以肯定的是,做为行业领导者,移动不会在资费上和"小灵通"作对比。 移动和小灵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传播上,用"大"和"小"进行对比,以误导客户的认识;然后幕后大势渲染小灵通的技术落后性,利用客户追求潮流的心理排斥小灵通。 (二)、联通超灵通: 联通推出"超灵通"的初衷是针对"小灵通",但后面发现"小灵通"并没有构成威胁,所以在推出产品时针对的德阳通,采纳"月租 10 元,市话 0.20 元/分钟"的资费策略。 但是联通并没有放松对"小灵通"的警惕,在"小灵通"有良好进展势头时,预备了进一步降资费的空间,可能会降至"月租 6 元,市话 0.16 元/分钟"。 在"超灵通"的传播上,联通和移动一样刻意把它混淆成"灵通"系列,因为"大"灵通命名上已经占据"灵通"系列的制高点,所以"超灵通"在形象上另辟溪径,走"话费少,沟通更欢笑"的欢乐路线。 (三)、来自竞争产品潜在的威胁: 虽然竞争产品目前只运用了上述的传播手段,但在其将小灵通做为真正的对手后,还会实行更进一步的传播进攻手段。 1、 利用 GSM 技术来攻击 PHS 技术的落后,例如使用范围的对比,享受的增值服务对比,接通率对比等。 2、 利用 GSM 产品目前是市场热点的优势,通过对"大"和"超"的炒作,让公众冷落"小灵通"。 3、 把两种 GSM 产品资费降到一定程度,来混淆"小灵通"的资费优势。 以上三点仅是竞争产品在传播上的进攻,对手还会通过以下手段来和小灵通的竞争。(属于营销策略类,不属于本方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