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网络课件第15章呼吸功能全课件目录•呼吸功能概述•肺通气与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功能障碍与疾病•实验诊断与治疗方法01呼吸功能概述Chapter由胸椎、肋骨、胸骨和肋间软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为呼吸运动提供空间。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具有弹性回缩力和顺应性,可随呼吸运动而扩张和缩小。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具有通气、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的功能。包括肋间肌和膈肌,是呼吸运动的动力来源。肺呼吸道呼吸肌胸廓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01020304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气体交换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肺通气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的过程,受呼吸道阻力和肺泡弹性的影响。呼吸调节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维持呼吸运动的平衡和稳定。呼吸过程及机制呼吸功能为机体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维持生命活动呼吸功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为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来源。促进新陈代谢呼吸道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的作用,可阻挡和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有害物质损害通过呼吸调节机制维持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呼吸功能的生理意义02肺通气与换气Chapter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完成吸气与呼气。呼吸运动肺内压变化气体流动呼吸运动使肺内压发生周期性变化,驱动气体进出肺。气体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实现肺通气。030201肺通气原理及过程肺换气原理及过程气体扩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通气/血流比例肺泡通气量与血流量之间的比例影响换气效率。气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及影响因素。血液成分及循环状态血红蛋白含量、血液酸碱度及循环状态影响气体运输和交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稳定性,防止肺泡萎陷。气道阻力气道管径、长度及气流速度影响气体流动。呼吸肌功能呼吸肌力量、耐力及协调性影响呼吸运动。胸廓顺应性胸廓的弹性阻力影响肺通气。影响肺通气与换气的因素0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hapter123氧在血液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溶解在血浆中的氧,二是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氧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氧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血液的物理溶解作用运输,二是通过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进行化学结合运输。氧的运输方式影响氧运输的因素包括血红蛋白的质和量、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温度等。影响氧运输的因素氧的运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01二氧化碳在血液中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是溶解在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二是与水结合形成碳酸,三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02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血液的物理溶解作用运输,二是通过化学结合方式进行运输。影响二氧化碳运输的因素03影响二氧化碳运输的因素包括血液pH、温度、红细胞内有机磷化合物等。二氧化碳的运酸碱平衡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呼吸功能,如酸中毒时呼吸加深加快,碱中毒时呼吸浅慢。呼吸功能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呼吸功能异常也可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如呼吸衰竭时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酸碱平衡与呼吸功能的相互作用酸碱平衡与呼吸功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一方面酸碱平衡紊乱可影响呼吸功能,另一方面呼吸功能异常也可导致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与呼吸功能的关系04呼吸运动的调节Chapter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桥脑,通过神经纤维与呼吸肌和呼吸相关器官联系,实现对呼吸运动的精确控制。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将呼吸器官和血液中的化学、物理刺激传递给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则将中枢的指令传递给呼吸肌和呼吸相关器官,引起呼吸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神经调节血液中的O2、CO2和H+浓度当血液中O2浓度降低、CO2或H+浓度升高时,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脑脊液中的H+浓度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到脑脊液中H+浓度的刺激时,可直接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