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接电缆沟槽、综合接地、声屏障基础、接触网立柱基础、过轨管线等与“四电”相关预埋结构与站前工程同步施工,站后单位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对接工程进行验收。二、站前工程与站后四电接本工程区间主要有路基、桥等专业配合站后电力、接触网、通信、信息预留过轨套管,电缆槽预制铺设,综合接地接位置预留,站前给站后提供作业面等交叉工作。本工程各需要站前路基、桥等配合站后通信信息、电力、接触网等专业预留接、过轨穿线管、综合管沟,并根据施工组织节点日期给站后各专业提供一定工作面,确保站后工程按期按完成。三、站前预留接检查站前预留四电工程接与站前工程同步进行,站前预留四电工程接检查工作由各专业工区的专业人员组成检查组联合检查完成。重点检查以下项目:(一)电缆槽1.过轨管、槽采纳材质、规格应满足与相关站前主体工程同设计寿命的要求,在寿命期内不应损毁。2.混凝土电缆槽、电缆井均设置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应能承受一般养护维修车辆碾压。3.线路两侧均设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槽,且路基、桥梁间相互贯穿。4.路基、桥梁设计的电缆槽(含过轨管、槽)及结合部要求平顺,弯曲时的半径不小于 6mm。5.电缆槽设置于路肩上,电缆槽内应考虑排水设施。6.声屏障设置于电缆槽的外侧。(二)过轨管线埋设1.从路基中过轨的通信、信号电缆,采纳*1 mm 镀锌钢管防护,过轨管道的顶面距轨面 997mm。从路基中过轨的电力电缆,采纳镀锌钢管防护,过轨钢管内径不小于 150mm,过轨管道的顶面距轨面不小于 10mm。2. 接触网过轨管应采纳高强度 PVC 管,过轨埋设时采纳外包混凝土排管方案。设置于接触网支柱位置旁,两端与手孔相连。接触网保护地线过轨对通信、信号电缆槽中的电缆应采纳防磁屏蔽措施,且设置位置应避开线间集水井的设置位置。3. 过轨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并应满足抗碾压等机械强度要求,管设堵头。并列设置的过轨管之间间距应符合要求,每根过轨管内预埋 2 根① 3mm 铁丝,且铁丝头露出过轨管,以便后续电缆敷设。4. 过轨管道与路基两侧设置的电缆井连接。通信、信号合用电缆井应采纳《路基电缆槽及站后接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中的 II 型电缆井、电力电缆井 III 型电缆井。5. 过轨管道及电缆井的设置位置,必须避开线间集水井、接触立柱基础及其下锚基础的设置位置。6. 为减少过轨地点,通信信号电缆尽量集中过轨。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管道与电力电缆、接触网回流地线及供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