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糖尿病教学教案VIP免费

糖尿病教学教案_第1页
1/40
糖尿病教学教案_第2页
2/40
糖尿病教学教案_第3页
3/40
糖尿病教学教案CATALOGUE目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与诊断技术•糖尿病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运动锻炼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干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01糖尿病概述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发病机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使得个体对糖尿病易感性增加,而环境因素如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则促进了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定义与发病机制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6亿,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7亿。流行病学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同时,糖尿病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危害流行病学及危害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诊断标准与分类分类诊断标准02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多尿: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多饮: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食: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典型临床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01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02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03系不同原因引起血乳酸持续增高和PH减低(<7.35)的异常生化改变所致的临床综合症,后果严重死亡率高。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血管破裂。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慢性并发症03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与诊断技术包括静脉血浆葡萄糖测定、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测定等,反映瞬时血糖水平,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血糖监测方法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血糖监测的意义血糖监测方法及意义尿糖检测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尿糖测定有助于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酮体检测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可出现酮体。酮体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尿糖、酮体等检测指标解读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一般先进行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检测,如结果异常,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进一步检查。诊断流程在进行血糖检测前,患者应保持空腹状态8-10小时;避免在应激状态下进行血糖检测;对于已经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应在检测前暂停药物使用。同时,医生在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避免误诊或漏诊。注意事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糖尿病教学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