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通用)CATALOGUE目录•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学生管理方案•教职员工管理方案•校园环境与设施管理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及措施•家校合作与沟通机制建立•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01疫情防控总体要求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坚持属地管理、区域统筹,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全覆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指导思想与原则成立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设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组织架构与职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全面报告疫情信息。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信息报告与发布02学生管理方案要求学生每日上报自身健康状况,包括体温、有无咳嗽、乏力等症状。每日健康打卡定期核酸检测异常情况报告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及早发现潜在感染者。学生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并按照学校规定流程进行处置。030201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对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学校应立即安排其进入隔离观察区,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初步诊断。隔离观察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告知学生健康状况和隔离观察情况,并保持与家长的密切沟通。通知家长如学生症状持续或加重,学校应立即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将学生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转运就医异常情况处置流程心理健康关怀与支持心理辅导热线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缓解学生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恐慌等情绪。线上心理课程组织专业心理教师开设线上心理课程,教授学生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个性化心理干预针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一对一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03教职员工管理方案03加强教职员工健康教育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定期向教职员工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01实行每日健康报告制度要求所有教职员工每日上报个人健康状况,包括体温、是否有呼吸道症状等。02设立健康观察室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教职员工,立即安排到健康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排查。教职员工健康状况监测加强工作场所清洁消毒定期对办公室、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控制人员密度合理安排教职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避免人员聚集和拥挤。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工作场所卫生与安全提供线上教学支持为教职员工提供线上教学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制定线上教学计划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线上教学内容和进度。实行线上办公鼓励教职员工采用线上办公方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线上办公的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线上教学及办公安排04校园环境与设施管理方案校园环境清洁与消毒校园内公共区域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等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每日至少进行1次,并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要定期清洁并强化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减少公共设施的使用,如必须使用时需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聚集。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室内场馆暂停对外开放,严格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使用安全。公共设施使用规定010204食堂及宿舍卫生管理食堂实行分餐制,鼓励师生自带餐具,减少堂食和交流。加强食材采购和加工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宿舍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对宿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0305应急处置预案及措施立即报告隔离观察配合流调消毒处理发现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