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析及会计税法差异比较(doc 31 页)新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析及会计税法差异处理一、新准则对税收的影响为什么税法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由于会计与税法的目的不同,基本前提和遵循的原则有差别,为有利于法律规范会计制度 和税收政策,税法与会计准则的适度分离是必定的。1. 目的不同会计准则让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性和盈利可能性。税 法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进展进行调解,保护纳税人的权益。如:是同销售行为,会计上不确认收入,而税法必须确认收入并纳税。2. 基本前提不同会计准则-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税 法纳税主体: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如:总公司和其没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应作为一个纳税单位自动汇总 纳税。会计分期:双方的差异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一时间性差异和永 久性差异。记账真实性上: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实自主申报,税务机关及税务人依照税法规 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监督检。3. 遵循的原则不同为实现会计和税收目的而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很多,主要原则对比分析如下:(1) 客观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比较:会计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会计信息。税法真实性原则。如:捐赠支出会计如实反映,税法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是要区分是否是公益救济性并且有扣除比 例的限制,既客观性原则在税收中并未完全贯彻。(2) 相关性原则会计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满足会 计信 息使用者的需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满足会计核算的目的。税法强调的是满足征税目的。即:申报扣除的费用必须与应税收入相关,那些与免税 收入 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申报扣除。(3) 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的比较会计新准则配比原则是会计的核算基础。强调收入与费用的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税法① 类似会计做法。② 但更强调企业收入费用的确认时间不得提前或滞后。③ 为保证财政收入,税法也可能背离权责发生制或配比原则。例如:① 利息收入或支出方面② 广告支出扣除时间③ 个人所得税选择收付实现制④ 营业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预售款征收⑤ 跨期的长期合同(包括工程或劳务)会计上在不能准确应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时允许实行完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