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重点(全文)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的统计报告,2025 年全球 5 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 532 万,其中新生儿死亡占 47%[1]。2025 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简称西太区) 约有 14.9 万名婴儿在生后 28 d 内死亡,约占 5 岁以下儿童死亡人 数的一半;中国新生儿死亡率为 4.5%。,新生儿死亡例数约占 5 岁以 下儿童死亡的 50%[2]。2025 年,WHO 西太区率先提出将一系列有 循证依据、可操作的新生儿综合干预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并将其 命名为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 EENC )技术”[3]EENC 推举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法律规范的产前母胎监 测与处理、新生儿生后立即和彻底擦干、母婴皮肤接触(skin to skin contact, SSC)至少 90 min 并完成第 1 次母乳喂养、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 DCC )、延迟新生儿洗澡至生后 24 h, 以及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儿复苏技术和新生儿感染治疗等[3-4]。 目前 EENC已经在 WHO 西太区所属的 8 个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负 担较重的国家实施。截至 2025 年 8 月,EENC 已在 3 366 家医疗 保健机构实施,75%的足月新生儿开展了生后立即 SSC,85%的新 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了纯母乳喂养[5]。Tran 等[6]讨论显示,实施 EENC 后,新生儿出院前的纯母乳喂养率由 49.0%提高到 88.2%(RR=1.8,95%CI : 1.72~1.88 ),新生儿低体温发生率由 5. 4%下 降到 3. 9% (RR=0. 72 , 95%CI : 0. 65~0. 81 ),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 由 3. 2% 下降到 0. 9%(RR=0. 28,95%CI : 0. 23~0. 35)。此外,新 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的比例和 NICU 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6]。2025 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 WHO 和 UNICEF 支持下将 EENC 引入我国,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中华医学会围产 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妇幼保健中心联合发布了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临床实施建议 (2025 年,北京)”(以下简称 2025 版建议)[7]。经过 3 年的试 行,现相关学术组织联合撰写本专家共识,更新了 2025 版建议的部 分内容,并提供了相关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