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货币经济学探析

新货币经济学探析_第1页
1/21
新货币经济学探析_第2页
2/21
新货币经济学探析_第3页
3/21
新货币经济学探析 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金融理论的新进展主要沿着两种思路展开:一种思路是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货币的因素;另一种思路是从货币与各种金融资产的替代效应出发,提出所谓“新货币经济学”。本文详细探讨了新货币经济学的含义和主要分支,并揭示了新货币经济学产生和进展对现代货币、金融理论讨论的启示。 关键词 新货币经济学 分支 启示1 导言 1900 年,瓦尔拉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学上着名的瓦尔拉斯均衡模型。随后,瓦尔拉斯首创的一般均衡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最有影响的讨论方法之一。然而,这个几乎涵盖一切的、一般均衡体系却不能包容货币理论。货币就一直被当作是外在于均衡体系的扰动因素,相对价格的决定与货币价格(名义价格)的决定被视为互不相干的两码事,经济学也因此被分成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两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两分法”(Dichoto?鄄 my)。为了体现均衡存在的一般性,统一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打破传统的“两分法”便成为经济学界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近一个世纪中,多数经济学家试图通过为货币分析建立“微观基础”而最终将货币“纳入”(Integrate)一般均衡理论体系,所谓“瓦尔拉—希克斯—帕廷金传统”便是代表。但由于受到广泛质疑,迄今为止,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统一仍然是货币经济学有待攻克的难题之一。 正当主流经济学家沿着传统讨论路径艰难跋涉之际,以尤金·法马、列兰德·伊格尔等着名货币理论家为首,推出了另辟蹊径并号称“新货币经济学”(Neo-Monetary Economics,简称 NME)的理论。他们同样力图证明瓦尔拉体系的合理性,与其他学派迥异的是,他们非但不想把货币“纳入”一般均衡世界,反而欲通过取消货币以维护瓦尔拉体系的一致性。这样,“新货币经济学”框架下,不存在相对价格与物价水平决定相分离的问题,其实际上是通过取消货币而达成改造后的货币理论与传统的价值理论相统一。换言之,瓦尔拉体系之不能“容纳”货币,不仅不是其缺点,反倒证明它是对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合理描述。鉴于新货币经济学的与众不同,它被称作“没有货币的金融学”。新货币经济学又由两个分支组成,即“BFH 体系”和“法律限制学派”。2 “BFH 体系” 1983 年,格林菲尔德与伊格尔注意到,在布莱克、法马和霍尔先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均设想了一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体系的运作模式,它完全不同于现实中以“货币”为中心的金融运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货币经济学探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