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管理要求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管理要求 为做好项目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施工期环保措施,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现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沈康连接线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管理要求。具体如下: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临时占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1.临时工程用地选址原则。 (1)施工营地应尽可能地租用当地村屯民房或公共房屋,无条件租用时,尽可能布设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以减少临时性用地。 (2)预制厂、拌和站等施工场地应尽量利用废弃或闲置用地,主体工程结束后,首先要清理场地,将废弃砂石、预制废件等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清除至垃圾处理场。表层有硬化的沥青废渣尽可能重复利用,不能利用的应委托专业单位回收处理。采纳机械全面耕松、耙平,进行土地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或复耕。拌和站应设置在居民点、学校下风向 300 米以外。沥青拌和站不得设置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 (3)施工便道应尽量利用现有的县、乡、村各级道路和机耕道;对于新开辟的施工便道,要求距离尽可能短;合理设计便道的宽度,不得擅自扩大便道;必须做好工程防护和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不再利用的,要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包括土地整治、覆土),或交由地方政府进行复垦。 (4)要严格控制各类临时工程用地的数量,其面积不应大于设计给定的面积,禁止随意超标占地。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区等保护用地范围内设置临时工程用地。加强临时占地的防护措施及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临时工程用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要合理、科学地规划和设计施工便道等,严格规定行车路线、便道宽度,限制人为活动范围,尽量减少施工活动过程对地表植被的影响破坏。工程弃渣和砂石料的运输基本上利用周边现有道路及已征用的永久占用土地内,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实行如下措施: (1)要求各种机械和车辆固定行车路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行开辟便道,以保证周围地表和植被不受破坏; (2)在运输过程中加强管理,有专人进行疏导和管理,防止在利用周边道路时对沿线居民出行带来影响; (3)在运输弃渣和砂石料的过程中应对车辆进行遮盖,运输道路常常洒水,防止车辆扬尘对周围植被造成不利影响。 (二)对植被影响的减缓措施 在施工中砍伐树木前,要与林业部门联系,办理相关许可证明,经批准后,制定砍伐方案,最大程度的减小对植被的破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