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法律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使员工具备必要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批准,发布和实施;3.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并归档。4.应急预案的编制4.1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4.1.1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4.1.2 结合本公司有限空间危险性分析情况;4.1.3 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4.1.4 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4.1.5 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公司有限空间应急工作要求;4.1.6 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4.2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公司有限空间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4.3 根据危险分析编制有限空间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4.3.1 针对公司存在的有限空间各种风险,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有限空间专项应急预案。4.3.2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有限空间重点部位,由所在部门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4.4 有限空间专项应急预案的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相互衔接。4.5 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常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5.应急预案的评审5.1 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实行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纳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应该处具体修改意见或者建议。5.1.1 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法律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法律规范性和编制程序。5.1.2 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法律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有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纳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