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01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窜向(cuàn)确凿(záo)攒成(cuán)倘若(tǎnɡ)啄食(zhuó)白颊(jiá)斑蝥(máo)后窍(qiào)脊梁(jǐ)脑髓(suǐ)竹筛(shāi)蝉蜕(tuì)盔甲(kuī)荡寇(kòu)倜傥(tìtǎnɡ)菜qí(畦)bǐ(秕)谷书shú(塾)寻mì(觅)长yín(吟)轻jié(捷)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拍雪人和堆雪罗汉需要人们签赏。/一贯表情严肃的女市长今天显得和蔼可亲。B、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云宵。C、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乔治看似申士、温和,但平庸、懦弱。D、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位葛君便很恭敬地向他作揖问候。(解析:A、“签”应写作“鉴”;B、“宵”应写作“霄”;C、“申”应写作“绅”。)3、下列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开展”与“策划”对调位置。(2)有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修改意见:两面对一面,应在“取得”前面加上“能不能”。4、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排比)(2)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比喻)(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5、文学常识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本文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6、央视有一则关于教育的公益广告非常巧妙,广告的宣传语为“关注孩子,不要管住孩子”。请你根据下面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教育问题,也来拟写一则公益宣传语。[示例]①“压”苗也不能助长。②减轻课业负担,关爱孩子成长。③书包的重量,成长的阻力。④书包轻一些,身体棒起来。7、你和同学们打算一起去参观“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完成下列任务。(1)“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读书学习的地方,请仿照上联,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出下联。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下联:三味书屋读书行礼打手掌枯燥乏味(2)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的私塾,请结合图片完成题目。①下面对匾上“三味书屋”书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B)A、采用隶书,字字端庄,方正典雅。B、采用行楷,笔道流畅、潇洒多姿。C、采用楷书,字形方扁,有折无转。D、采用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②假如你是导游,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图片为同学们写几句解说词。[示例]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所就读的书塾——“三味书屋”。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大匾,上书“三味书屋”几个大字,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书屋正中是几张桌子,其中一张便是鲁迅先生当年读书写字的桌子了。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8、第1段“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似乎”“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因为有七八年未见百草园了,记忆有些模糊。“确凿”表示肯定,因为追忆童年在百草园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9、第2段文字前半部分对景物的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对景物的静态描写,描写顺序是由低到高;“也不必说”侧重于对景物的动态描写,描写顺序是由高到低。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的整体描写,“单是”则是对局部的描写。后半部分主要叙述了“我”在泥墙根一带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四件趣事。在描写动植物时,作者从它们的颜色、形态、声音、动作、味道五个方面入手,使人感受到百草园的多姿多彩和无穷乐趣。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详见本课“学法点津”】(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而“停”字就无法表现出这种情态。(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不能。“窜”字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很快,又来得突然,而“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11、“单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