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项目 1. 定位与目标1.1 办学定位旅游与服务学院成立于 2025 年 5 月 14 日。成立之初进行了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教学计划的思考,并形成了学院独立的办学思路。经过 2025 年和 2025年两次教学计划制定和修订过程,日益明确了办学方向和定位。即,在“公·能”素养培育目标的统领下,南开旅游集专业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全人教育”于一体,注重培育学生对包括旅游活动在内的各种事物更深层次的领悟和认知能力、人文主义精神、理论优势和进展潜力。上述办学定位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时代变化的需要。旅游专业教育最初是以旅游产业为基础进展起来的,是为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服务的,所以,自改革开放旅游管理专业创立以来的 30 多年间,旅游专业名称最开始叫旅游经济专业。20 世纪末,我国旅游产业规模日渐扩大,旅游业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自 1998 年开始,旅游专业更名为旅游管理专业并隶属于管理学科,作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这样的变化使旅游专业指向变窄了,仅局限于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忽视了对旅游活动更宽阔的影响和作用的讨论,制约了旅游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和全面进展。经过了 21 世纪头十年的进展,我国旅游业的综合功效日渐突出,以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的突显和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巨大引领效应,国家教育部于 2025 年开始又将旅游专业从管理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成为旅游管理一级学科,这较之以前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在管理学大门类中。上述旅游管理专业的几经变化,已充分反映了旅游学科的定位与社会进展需要的密切相关性。第二,旅游活动性质使然。旅游活动不仅具有经济属性,不仅仅属于管理学科,还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意义、社会价值和政治功效。旅游者之所以要外出旅游,主要是为了追求一种与大自然的亲近、与异质文化的沟通,并从中获得一种新奇的体验、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松弛与愉悦。目前带有自我限制的定位使得旅游高等教育服务的领域大大缩小,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少。因此,应该与旅游活动的性质相吻合,开放性的定位使学校培育的人才更加有利于服务社会进展的需要,也符合旅游活动的性质。第三,国外经验借鉴的结果。国外院校旅游专业的设置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旅游专业设置与定位既面对私营市场(旅游产业)的服务业经营,也面对公共事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