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创客空间介绍 1.定义: 校园创客空间是指在校园里建设而成的实施 STEAM 创客教育的空间,它是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用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管理,把很多新奇的创意想法变为现实,制造出来,分享新奇富有创意的技术知识和理念,普及创客思想的新型开放性创新实验室。 校园创客空间结构图 校园创客空间实景(一) 校园创客空间实景(二) 校园创客空间实景(三) 2.功能区构成: 校园创客空间包含有五个功能区:展示区、制造区、活动区、讨论区、材料区。 2.1 展示区 展示区往往是在校园创客空间的前端(即入口处),用于展示学生创客作品。配有展示台和展示柜两种展示装置,展示柜主要陈列数量众多的小作品和需要适当保护的作品,展示台陈列作品适合与观众互动。 展示区也陈列一些外来作品(经典展品),用于开扩学生眼界,启发学生创新灵感。 展示区实景图2.2 制造区 制造区是校园创客空间的核心功能区,学生就是在这里将想法变成现实。这里有品种众多、先进高技术的设备,同时还考虑学生的设备操作能力和安全需求,很多设备为特别设计的桌面级装备。 制造区实景图2.3 活动区 活动区有两个功能:(1)用于集中学习、上课;(2)用于举办小型活动,如班级竞赛; 这里相当于电脑室,但其桌椅又方便移动,以便开展活动。 活动区实景图2.4 讨论区 讨论区主要用于小组讨论,或老师对小组学习进行小范围指导,需要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 讨论区实景图2.5 材料区 材料区主要功能是保管耗材和少量精密易损的仪器设备,有一定的保管箱柜和制度,一般由专人负责,也可以是半开放方式。 材料区实景图3.生态体系 一个校园创客空间必须具备“对象”“空间”“活动”三个要素,Labplus 盛思认为三个要素构成创客空间组成、目的与方向。3.1 对象 “人”是校园创客空间的主体:包括学生、老师和社会第三方的参加者。 在一群人中,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校高中学生、初中学生、小学生等,而老师则承担着相应的教学及辅导职责,为了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需要具有相应资质的社第三方--社会创客也来参加学校的创客教育的教学工作。3.2 空间 “物”是校园创客空间生长的载体:包括空间的技术平台、空间基础设施、功能设备和各种材料物件载体。 校园创客空间强调模块化的构建空间的基础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加工设备区、知识分享区、项目执行区域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可以灵活的拆分、组建和系统集成;构建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