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 89-90 页“比和比例”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育学生分析、推断、推理、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今日我们来整理与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二、知识回顾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请跟小组的同学先说说吧。 2、都有想法了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老师分类整理板书。 三、合作沟通,整理知识:同学们对于“比和比例”的知识说得非常全面,但缺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比和比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求比值和化简比是一回事吗 ?比与分数、除法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请同学们借助这张表格,把这部分知识有序 、系统地进行整理。同学们课前已经根据要求整理好表格。 2、汇报。小组沟通第一个问题的表格。师展示其中有代表性的,问:你是怎么整理的?从哪些方面进行整理的? 1、比和比例的意义 2、比和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师:同学们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得很仔细,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 (一)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填表比比例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90):(60)( 1.5)前项后项比值)::(2)外内项项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小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们的意义、组成和形式、各部分名称及基本性质都不相同;但当两个比相等时可以组成比例,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我们可以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2、小练习 (1)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说一说你的推断方法。 6:3 和 8:____: (2)推断任意两个数(0 除外)都能组成比。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