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就是指应用高温(主要就是艾药或其她物质燃烧后产生得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得药物或其她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得刺激,作用于人体得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得一种疗法。适用范围1、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2、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等不愈。3、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4、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与寒性疖肿等。5、温肾健脾。如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6、祛风解表、温中散寒。如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之呕吐、胃痛、泄泻。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 目得温通经络、调与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之目得 操作流程 1、评估、综合患者病情体质,无禁忌 2、器材准备、 3、患者体位选择与穴位选择 4、施灸(温针灸需先皮肤消毒后行针刺并得气)施灸方法 1、艾炷灸法、 艾炷得制作,一般就是将艾绒用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轻轻按压即成。艾炷上尖下圆,呈圆锥形,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艾炷如蚕豆大,中艾炷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大(见图艾炷)。 施术方法 包括直接灸与间接灸两大类。直接灸就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得,又称着肤灸。临床上可分为化脓灸与非化脓灸。①化脓灸属于烧灼灸法,用黄豆大或枣核大得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烧灼局部组织,施灸部位往往被烧破,甚至呈焦黑色,使其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施灸前要注意病人体位得平正与舒适,以及所灸穴位得准确性。局部消毒后,可涂以大蒜液或凡士林,增加艾炷对皮肤得粘附力。点燃艾炷后,病人一般会因烧灼感剧痛,为了减轻痛苦,可轻轻拍打局部,亦可用麻醉法来防止。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灸之。灸满所需壮数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一次。数天后即现灸疮,停灸后约 3~4 周灸疮结痂脱落,留有瘢痕。本法适于虚寒证,实热与虚热证不宜用,头面颈项不宜用,每次用穴不宜多。如用麦粒大得艾炷烧灼穴位,痛苦较小,可连续灸 3~7 壮,灸后无需膏药敷治,称为麦粒灸,适于气血两亏者。②非化脓灸,属于温热灸法,点燃艾炷后,当病人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连续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