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技术在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顶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占30%,近几年以来,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大面积推广,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事故有所下降,但是掘进工作面的顶板事故仍然多发。尤其是在广阔小煤矿,由于支护设施的落后,采掘工作面顶板事故仍是造成煤矿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死亡人数的 40% 。一、 顶板事故的分类(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分类1、按造成冒顶的力源及施力方向分(1)、由老顶或老顶和直接顶引起的压垮型冒顶由于老顶的断裂来压引起的冒顶厚层坚硬岩层大面积垮落引起的冒顶直接顶冒落导致的冒顶。(2)、漏顶型冒顶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漏顶。煤壁上方的漏顶。放顶线处的漏顶。地质破裂带处的漏顶。(3)、推跨型冒顶复合顶板条件下的推垮型冒顶分层开采时金属网假顶下的推垮型冒顶大块游离顶板的推垮型冒顶。采空区冒落矸石冲入工作面推垮型冒顶2、 按冒顶的范围分(1)、局部冒顶。冒顶范围比较小,小到几块矸石,达到几矿车矸石,经当班处理以后基本不影响正常生产,有时候会造成“零打碎敲”的伤亡事故。(2)、大冒顶。 冒顶的范围特别大,而且来势凶狠,由于范围大又很快,所以人员往往很难撤离,会造成三人以上的上伤亡事故,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二)、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靠近煤壁处的局部冒(1)、冒顶的原因:顶板裸露空顶不及时支护;地质构造的影响;爆破引起;老顶来压引起。(2)、防止措施:及时支护;防止偏帮;爆破加强管理;2、出口处的冒顶防治(1)、上下出口冒顶的原因:控顶面积大;顶板应力叠加;顶板反复支撑、卸载,受破坏。(2)、防治措施:加强支护;采纳特种支架;3、放顶线处的局部冒顶(1)、冒顶的原因。回收受力最大支柱过程当中应力转移。(2)、防治措施。按操作章程回柱,尤其是对受力最大的最后一至两根支柱要特别注意,一般应该先打替柱,以后再回柱,最后回收替柱。4、地质破裂带处的局部冒顶(1)、冒顶的原因:地质破裂带顶板岩石已经破裂。(2)、防治措施:加强支护密度、放震动跑。5、复合顶板下的推垮型冒顶(1)、原因:由于复合顶板有“下软上硬”和软硬岩层间就夹有煤线的特征,岩层下沉时,由软岩层面形成离层,下面的硬岩层失去上部岩层的摩擦阻力,所以会向工作面下方推垮,形成冒顶。(2)、防治措施:采掘工作中尽量不破坏复合顶板,不形成小漏顶。增加工作面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防止推垮事故。利用戗柱戗棚木垛等特别支架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