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估制度1、 目的对本单位在生产活动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对环境具备和可能具备重大影响的因素,便于对其进行控制。2、 范围适用于本单位在生产活动中能够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3、 职责3.1 安全风险部负责组织全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工作。3.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环境因素进行识别。3.3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批。4、 程序4.1 环境因素分类包括:——Ⅰ 类:水、气、声、渣、固废等污染物排放或产生;——Ⅱ 类: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Ⅲ 类: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Ⅳ 类:其他(潜在泄漏、火灾爆炸隐患、生态环境破坏对员工健康影响等)。4.2 环境因素的识别4.1.1 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a.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环境管理体系范围以内的生产、生活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相关方有关的活动过程。b.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c.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d.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方面包括:向大气、水体、土地的排放;原材料、自然资源及能源使用;能量释放;有毒有害物质等各个方面。4.1.2 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包括:a.确定本单位的过程;b.确定该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c.确定环境影响。4.1.3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审和确定A.安全风险部负责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识别出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上交安全风险部。B.安全风险部通过现场巡检等方式对遗漏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对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整理,最终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以内的环境因素,组织各部门评价环境因素。4.2 环境因素的评价安全风险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客观评价。环境因素评价矩阵表4.2.1 对于符合下述方面的环境因素即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a.公司的环境保护设施未达到法规的要求;b.危险废物名录中列为危险废物的;c.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数量较多的且明显有节约潜能的,或浪费现象明显的;d.公司内存在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可能产生区域性影响的;e.明显影响公司内环境,但尚未无具体控制措施,且国家或省市政府有要求的。4.2.2 对其他环境因素可以根据[环境因素影响评分基准]进行客观评价,达到 A 级的为重要环境因素。4.2.3 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汇总编制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