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的识别与环境保护措施13.1 环境因素的识别目的通过建立和保持此程序,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确定出重大环境因素,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更新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根据 GB/T241-1996 环境管理体系法律规范,项目经理部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确认、汇总、登记,建立《环境因素台帐》,组织有关人员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找出公司重大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因子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臭氧层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他因子;13.2 环境保护措施根据现场的地理环境情况,我司认为环境保护尤为重要,为了防止污水、噪音及各种垃圾污染周边住宅、道路,特作环境设计。现场污水处理排放1、在现场污水排放出处设一沉淀池,化粪池,搅拌机旁修沉淀池,排水沟(施工用)排入市政管网前经沉淀池沉淀。2、生活区内用 1mm 厚砼硬地化,找坡排水,每栋房前设明沟,上盖铁篦,汇合的雨水经现场的净化池净化后排入市政管网,厨厕的污水排入化粪池,污水经埋地水泥管排入市政污水井,中间设检查井。粉尘、噪音控制措施粉尘控制措施场内路面和临设场地进行硬地化,其余非硬地化地面常常撒水,避开扬尘。砼路面和大门每天清扫两次,保持无泥土。施工场地施工主出入门设置冲洗槽,用水枪将外出的汽车冲洗洁净,确认不会对外部环境产生污染后,方可让车辆出门。装运建筑垃圾、土石方的车辆应用编织布盖好再上路,避开洒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严格执行《关于土石方运输车辆管理的规定》。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实行有效措施防止粉尘飞扬。2、垃圾污染控制措施禁止随处抛扔垃圾,垃圾分类集中堆放于堆放场,定期夜间外运。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噪音控制措施禁止中午(12 时至 14 时)和夜间(23 时至至凌晨 7 时)施工。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它特别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施工作业时,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同时,做好对环保的管理与宣传,要任命专职人员,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对施工场地的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防止污染、扰民而引起的投诉和通报。同时加强宣传工作,获得市民和行人的理解与支持。施工现场主要噪声源:1、土石方施工阶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2、桩基阶段:打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