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交通安全风险和危害巨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各类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 80%以上。随着社会的进展,电力企业配备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少则十余辆,多则几十辆,甚至上百辆,不亚于一个专业的运输车队。车型有普通小车、运送员工上下班的客车、工具车、货车及特种车辆。交通安全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边缘专业,常常被忽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最容易发生群死群伤,危及企业安全生产。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某电厂内部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仅从企业内部的管理、驾驶员、车辆三方面提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的措施。一、电力企业交通安全现状1、制度不健全电力企业主营业务是电力生产,在电力生产各环节中,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都比较齐全。而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主要依赖于地方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对驾驶员、车辆在行驶的安全、技术规章管理制度较少。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交通安全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地方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2、驾驶技术培训缺乏新驾驶员在驾校一般经过一至三个月培训练习,即可参加考核,在道路上的练习较少,不够熟练,尤其是兼职驾驶员,驾驶技术比较欠缺。在电力企业内部,驾驶技术方面的培训、考试相对比较少,缺少专业的培训师资和场所,有的甚至从来没有组织过。驾驶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靠驾驶员自身经验的积累,这是远远不够的。3、过程监督难度大驾驶员“单兵”作战,难以监督,行车过程处于“不可控”状态。行驶过程当中的安全,与驾驶员个人的性格、习惯、当天的精神状态、驾驶技术、路况分析推断和应急处理能力、车况等有特别大关系,任何环节有问题,都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当前,公路上车辆多,司机新手多,车速快,行驶过程都在动态,不定的危险因素多,稍不留神或预见不足,瞬间即可发生事故。4、保障措施单一电力企业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一般都放在总经理工作部或运输公司,没有像重视电力生产安全那样重视交通安全,专业管理力量和工作力度也不够,管理边缘化,没有更多措施来加强和监督交通安全管理。5、安全意识不高个别单位交通安全氛围不佳,以开快车、逃违章为荣,驾驶人员未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自以为驾驶技术好、反应快,不会出事,疲劳驾车,超速行驶,行车过程注意力不集中,随时可能发生交通事故。6、制度执行不当部分电力企业虽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交通违章行为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