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考点总结 第二章电磁兼容基本原理 1.电磁兼容三要素:骚扰源,对骚扰敏感的接收单元,把能量从骚扰源耦合到接收单元的传输通道,成为电磁干扰三要素。 2.电路受干扰程度 S=W 3.从来源分:自然骚扰和人为骚扰。从骚扰属性分;功能性骚扰和非功能性骚扰从耦合方式分: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从频谱宽度分:宽带骚扰和窄带骚扰从频率范围分:甚低频骚扰(30Hz 以下)、工频与音频骚扰(50Hz 及其谐波)、载频骚扰(0kHz 一300kHz)、射频及视频骚扰(300kHz 一 300MHz)、微波骚扰(300MHz 一 00GHz)。 4.电磁骚扰传播方式:传导耦合:指一个电路中的骚扰电压或骚扰电流通过公共电路流通到另一个电路中的欧和方式。磁场耦合:是指一个回路中的骚扰电流通过链接磁通在另一个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以传播骚扰的耦合方式。电场耦合:是指一个电路中导体的骚扰电压通过与其临近的另一电路中导体之间相互的电容耦合产生骚扰电流 ,以传播骚扰的耦合方式。辐射耦合:是指电磁骚扰在空间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耦合至被干扰电路。 5.在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跟据使用环境猎取对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在方案论证初期就提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指标;把电磁兼容性设计融入产品的功能设计中,而不是实行事后的补救措施;通过试验、测量确认系统已达到电磁兼容性要求;对产品进行跟踪调查,保证其寿命期内的电磁兼容问题。 第四章滤波 1.滤波器作用:就是要限制接收装置的频带,使得在不影响有用信号的前提下抑制无用信号。 2.吸收式滤波器:又称有损滤波器,它采纳有损耗的滤波元件,使骚扰信号的能量消耗在滤波器中,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常见的有:铁氧体磁芯,抗干扰电缆。 3.电源线滤波器作用:抑抑制设备的传导发射或提高对电网中骚扰的抗扰度,虽然同为抑制骚扰,但两者的方向不同,前者是防止骚扰从设备流入电网(称为电源 EMI滤波器),后者是防止电网中的骚扰进入设备。安装应注意的问题:滤波器的安装位置设备的入口处滤波器输入和输出引线的隔离输入与输出分开滤波器的接地与设备外壳的大面积导电接触 第六章瞬态骚扰抑制 1.开关操作瞬态骚扰的抑制可在感性负载两端或开关触点两端实行抑制措施,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采纳,具体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感性负载的处理在负载两端实行措施给感性负载提供续流通路,减小感性负载对电容的充电作用,降低负载两端电压,并消耗电路中的能量,使这一瞬态过程迅速衰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