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5 -2026 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 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当前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严 重危害畜牧业高质量进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进一步做好畜间布 病防控,有效降低流行率和传播风险,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并结合实际, 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关于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治理体系建设指示精神和省委、 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病兽防、关前移,从源头阻断传播途径, 切实做好布病防控工作,维护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 安全。(二)基本原则——源头防控,突出重点。重点抓好种牛、种羊、奶牛、奶山羊 和肉羊的布病防控,统筹抓好肉牛、猪、鹿、骆驼和犬等其他易感动 物的布病防控,切实降低流行率,有效防范传播风险。——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各地根据布病流行趋势,以县为基本 单位连片推动布病防控。免疫区以实施持续免疫为主,非免疫区以持续开展监测剔除为主,有效落实免疫、检疫、监测、净化等综合防控 措施。——技术创新,强化支撑。坚持科技引领,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 设,统筹疫控机构、科研教学单位、龙头企业等技术力量,不断提高 布病防控技术支撑水平。健全机制,持续推动。不断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 实基层基础。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注重 布病防控与各项支持政策相衔接,构建系统化、法律规范化、长效化的政 策制度和工作推动机制。(三)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到 2026 年,全省畜间布病总体流行率有效降低,牛 羊群体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个体阳性率控制在 0.4%以下,群体阳性 率控制在7 %以下。免疫指标:应免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 90 %以上,免疫建档率 1 %,免疫奶牛场、奶山羊场备案率 1 %,免疫评价工作开展率 1 %。净化指标:布病净化和无疫小区建设工作扎实推动,各市 80 % 以上的牛羊种畜场(站)建成省级或国家级布病净化场、无疫小区; 30 %以上的规模奶牛场达到净化或无疫标准。全省平均每年建成 3 个以上(含 3个)省级或国家级布病净化场、无疫小区。宣传培训指标:从事养殖、运输、屠宰、加工等相关重点职业人 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 95%以上,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的布 病防治知识普及覆盖面达 1 %以上。能力建设指标:1 %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开展布 病血清学确诊检测能力。省级和市级动物疫病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