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的成因及其危害一、盐碱地的成因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类活动。其中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若是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1)气候:垦区气候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沛,热量丰硕,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特点。如此的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形成有专门大的影响,干旱少雨造成地面植被稀疏,生物积累较弱,使得土壤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石灰反映通体都很强烈。因此本区多数自然土壤及耕耘土壤,有机质含量都不高。蒸发量大则造本钱区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的重要原因。(2)水的作用地表水:全区大小水系约 16 条,对垦区影响最大的水系主要有阿克苏河水系' 塔里木河水系和台兰河水系,高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其最主要的水源,全区有冰川 1293 条,冰川面积 4098 平方千米,估量 储水量约2154 亿立方米,估算年径流量为 136.7 亿立方米。大区地下 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一致都是由北向南,这些水沿途接纳山区裂隙水和局部天然回归水,由于天山南麓有较多的含盐土层,当河流流经 含盐土层时,土层中易融盐融于水中,使水中矿化度增高。本地下水流经扇缘的尾部,由于同意了更多的回归水和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地下水浓缩,也是地下水矿化度的转移进程,由于盐分的迁移和积累,加上场地排水不顺畅通,致使地下水中的盐分大量聚集,这些水既是盐分搬运的动力,又是场地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水源,这就是造成了场地高矿化水的原因。通过取样分析场地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在 5〜15g/l 之间,PH 值为 7—8 之间,为弱碱性咸水和盐水,不能作为浇灌水,场地地下水矿化度大于 1 ()克/升属高矿化度盐水'且不能饮用和浇灌的占到了场地总面积的%。地下水:通过本次土壤调查资料来看,各灌区浅层地下水具有埋藏浅,矿化度高两大特点,其地下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也都是由北向南。地下水埋深在〜3. () tn 之间,它们之和占到了总面积的%。全农 一师仅在四团、五团和六团北部和河流两岸存在有淡水带,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埋藏浅而矿化度高的地下水是垦区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也是垦区内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大的最主要原因。(3)人类活动影响工程区气候、水文'地形,土壤岩性及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土壤盐渍化发生与进展的基础...